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当前,邵阳市正全力推进“产业兴邵”战略,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坚实支撑。作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摇篮,技工院校责无旁贷,必须勇挑重担,切实发挥人才培养生力军作用,为邵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一、深刻把握时代使命,将服务“产业兴邵”作为立校之本与发展之要
当前,邵阳深入实施“产业兴邵”战略,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关键攻坚期。无论是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还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赛道的加速布局,都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结构不优的“瓶颈”制约。企业求贤若渴,“技工荒”“高级蓝领”稀缺成为制约产业能级跃升的痛点。省汽车技师学院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引领,牢固树立“邵阳产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理念,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使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侧”,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上来,着力培养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力求成为驱动“产业兴邵”不可或缺的“人才引擎”。
二、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锻造支撑邵阳发展的技能人才主力军
服务“产业兴邵”,关键在于“精准”二字。省汽车技师学院立足自身特色,聚焦邵阳重点产业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了“对接产业、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体系,致力于打造邵阳产业人才供给的高地。
深耕先进制造,筑牢传统产业升级之基。邵阳的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特色轻工等产业基础雄厚,是其发展的“基本盘”。省汽车技师学院紧密围绕这些优势产业,持续优化升级专业群。重点打造以“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等为核心的专业群,大力推行“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模式,与邵阳液压、三一专汽、通达汽车零部件等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高标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最新工艺流程、严格质量标准和前沿技术规范,原汁原味地引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中学习成长。
前瞻布局新兴领域,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产业兴邵”不仅要固本,更要培新。省汽车技师学院学院高度关注邵阳市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方向,积极布局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开设3D打印专业,组建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群,与乡村振兴点汀坪乡共商电商推广农产品计划,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企业技术骨干深度参与教学,学生提前融入企业文化,真正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毕业即上岗”。
强化数字赋能与素养提升,打造适应未来的技能人才。数字化、智能化是产业变革不可逆转的趋势。省汽车技师学院将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养提升到战略高度,将其融入所有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方面,大力建设高水平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智慧教室、智慧实训车间,运用VR/AR、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沉浸感。在机械类专业强化CAD/CAM/CAE软件应用与智能制造系统操作,在汽车类专业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认知与故障诊断,在信息服务类专业强化数据分析与运营决策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工具、人工智能算法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育,通过课程思政、劳动教育、技能大师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深化融合协同创新,构建服务“产业兴邵”的共生共荣新生态
省汽车技师学院着力突破传统校园的物理边界和思维局限,构建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的育人体系和服务网络,打造服务“产业兴邵”的命运共同体。
共建共享高水平平台,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省汽车技师学院积极联合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运营更高能级的合作平台,奋力推动省工信厅与邵阳市开展“厅市共建”省汽车技师学院,与央企易华录、深圳汇邦、重庆足下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牵头组建的全省首个智慧交通领域校企合作产教联盟,充分用好向杰、张定、陈小兵、陈锡文等省市级技能大师资源和实训设备资源优势,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主动为盐津铺子、邵阳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富兰地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升级等服务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打造“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确保教学与产业前沿同步。省汽车技师学院大力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一方面“请进来”,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首席技师、高级工程师等担任全职或兼职产业导师,将最鲜活的生产实践案例和最新技术动态带入课堂。另一方面“走出去”,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要求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艺改进和员工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赋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升级。省汽车技师学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邵阳广大企业在岗职工、社会劳动者、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广泛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服务,技能培训、等级认定达到20000人次。紧密结合邵阳产业升级和中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与隆回职业中专、武冈职业中专、城步职业中专、萍乡交通职业学校等开展校校合作,开设各类中短期培训班,助力技能人才实现技能积累与学历提升的贯通。
省汽车技师学院将始终坚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初心,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务实的创新举措,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为持久的核心动能!
作者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 肖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