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慧播爱,用心育人。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学周文美老师从教5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秉持“以爱育爱,以心交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一个个严谨而温暖的班集体。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用爱心和责任心浇灌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见证了他们的点滴进步,也实现了她的职业价值,赢得了家长、学生和领导的认可与喜爱。
用爱感化 关怀成长
在广袤的教育天地中,爱如同那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教师前行的方向,也温暖着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她始终坚持“关爱每一位学生”的信念,将这份爱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面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父母或兄弟姐妹般的关爱。例如292班的孙涛同学,他的父亲身体残疾,家庭经济十分拮据,无法承担孩子课后服务的费用。周文美老师及时伸出援手,为他申请了免费的课后服务,在生活上也不断给他提供方便,没有文具,给他提供文具,有时饿了,及时给他提供早餐或晚餐,确保他能够安心学习,无后顾之忧。
周文美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当292班的陈哲宇同学因为成绩不佳而产生退意时,周文美老师耐心倾听他的烦恼,细心开导他,用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为他点燃重新出发的勇气。经过她的鼓励和支持,陈哲宇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跃进入了全校前20名。
周文美老师深知,每一次鼓励都可能是学生转折的关键,每一次谈心都可能开启一段新的成长旅程。对于班级里那些调皮捣蛋、成绩有待提升的孩子,她通过正面激励和无微不至地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用鼓励和支持代替责备和批评,用谈心和交流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廖洋是个让老师们头疼的学生。课堂上,他不是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把书本当成枕头,就是偷偷在课桌下摆弄手机,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却和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时不时还发出一阵哄笑,扰乱课堂秩序。放学后,别的同学背着书包回家写作业,他却和一群社会人员勾肩搭背地去网吧、游戏厅,甚至还学会了抽烟。家长打来电话,总是无奈地说廖洋从来不写家庭作业,书本和作业本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放学后,周老师特意把廖洋叫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周老师和廖洋两人,周老师给廖洋搬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然后语气温和地说:“廖洋,老师发现你最近好像不太开心,愿意和我说说吗?”一开始,廖洋有些抵触,低着头,用脚不停地踢着地面,嘟囔着:“没什么好说的。”但周老师没有放弃,继续耐心地说:“我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说出来也许心里会好受一些。老师不是要批评你,只是想帮帮你。”在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廖洋终于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廖洋的父母在家经营了一家饭店,平时都很忙,很少关心他。他觉得自己就像没人管的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生活也没有意思,只能在游戏和新朋友那里找到一点快乐。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周老师开始频繁地和廖洋的父母沟通。她在电话里详细地向廖洋父母讲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强调家庭关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经过多次交流,廖洋的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轮流回家陪伴孩子。妈妈回到家后,每天都会早早起床,为廖洋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晚上也会坐在他身边,陪着他写作业,耐心地解答他不懂的问题。
与此同时,周老师和廖洋的谈心也在持续进行着。一天课间,周老师把廖洋叫到操场的树荫下,两人并排坐在长椅上。周老师说:“廖洋,我发现你其实很聪明,反应也很快,如果把这份聪明用在学习上,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廖洋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周老师接着说:“这样吧,我们来制定一个小目标,这周的数学作业,你每天做两页,只要完成了,老师就给你一个小奖励。”廖洋眼睛一亮,问道:“真的吗?什么奖励?”周老师笑着说:“暂时保密,肯定是你喜欢的。”从那以后,廖洋开始尝试着写作业,虽然一开始错误很多,但周老师每次都会认真批改,在本子上写下鼓励的话语,还会利用午休时间给他单独辅导。当廖洋完成第一个小目标时,周老师送给他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在上面写道:“这是你努力的见证,相信你会越来越棒!”
为了帮助廖洋远离不良社交,周老师鼓励他多参加学校活动。廖洋本身就喜欢运动,在一次班级拔河比赛中,他找到了新的乐趣和归属感。廖洋作为主力队员,带领班级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当观众为他们欢呼鼓掌时,廖洋第一次感受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集体争光的喜悦。
渐渐地,廖洋的变化越来越明显。课堂上,他不再睡觉,而是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家庭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书写也变得工整了许多。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由于周老师的精心劝导和耐心教育,后面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家校携手 形成合力
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教育体系。
周文美老师平时注重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假期里,她也经常提醒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生命安全和学习情况,尽量做到对每个孩子都跟踪到位。
同时她不管学生在校学习,还是学生放假,都随时跟踪好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更不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每天在班级群里进行打卡学习,打卡内容不仅包括语文、英语、历史等科目的朗读,还包括数学、生物、物理等科目的书面作业。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周文美老师都认真批改、点评,并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学生和家长。
在2022年的秋季,孩子们需要居家学习。她每天早上准时在群里提醒学生学习,要求家长督促,同时每天给孩子们开直播上网课。期末考试中,她所带的班级270班仍然获得了学校综评第一的好成绩,并且遥遥领先。
精耕细作 硕果累累
自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坚持满勤,从不迟到早退。五年所带班级的班级综评、所教的科目排名均在全镇前三分之一,多次取得全镇第一的好成绩。如在2024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中所教的七年级数学、生物都取得全镇第一的成绩,班级综评排名第二。
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在2021年度、2023年度都获得县嘉奖;在2021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均被评为司门前镇“教育质量先进个人”;在2022年、2023年度、2024年度连续三年被评为司门前镇“教学常规工作先进个人”;在2023年被评为司门前镇“优秀班主任”。
积极参加学校和镇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在2020年司门前镇禁毒预防教育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2021年、2023年司门前镇现场书法比赛中均荣获教师组“一等奖”;指导的270班欧阳紫瑜获2022年硬笔书法初中组“二等奖”、270班罗治鑫获2023年初中硬笔组“特等奖”、初中毛笔组“二等奖”;在2023年“双减”成果展暨师生现场书法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在2024年司门前镇秋季课后服务成果展评中,指导的学生“硬笔书法作品”被评为一等奖。
与此同时积极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开课、技能课赛课:在2023年隆回县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24年隆回县新中考远程研修项目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22年中心校组织的初中三校联合教研活动中,展示初中化学示范课获好评;在2023年度司门前镇人防教育授课比武竞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在司门前镇2024年秋季新教师培训工作中,上初中数学示范课获好评。她深知每一次荣誉都是一次鼓励,会好好珍惜这些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未来。过去的荣誉属于昨天,而心中的理想与信念才是推动她前行的动力。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周文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上的责任重大,但只要怀揣执着与爱心,脚踏实地地耕耘,就一定能够点亮孩子更多的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继续秉承初心,用智慧与关爱为学生铺就成长的道路,做一名让学生铭记、让家长信赖的优秀教师。
作者:刘遵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