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周玖富)初夏时节,走进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6组的名兴种养家庭农场,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奏响丰收序曲。农场主陈善武穿梭在错落有致的养殖池间,望着池内活蹦乱跳的黑斑蛙,眼中满是收获的喜悦。这生机勃勃的养殖场景背后,是绥宁农商银行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陈善武原本从事家电销售行业,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农业梦”。经过多方考察,他看准了青蛙养殖产业的广阔前景,决定在插柳村创立名兴种养家庭农场。然而,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成为了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建设养殖场地、购买蛙苗、采购饲料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让陈善武陷入了困境。“当时四处借钱,跑了好多地方都没凑够,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差点就放弃了。”陈善武回忆道。
绥宁农商银行在了解到陈善武的情况后,迅速行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他对接,详细了解其养殖规划和资金需求。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和综合评估,绥宁农商银行及时为陈善武发放了一笔30万元的“兴商贷”,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陈善武顺利完成了养殖场地的建设,并购买了优质的蛙苗,农场得以顺利运营。
在养殖过程中,陈善武也并非一帆风顺。青蛙养殖对技术和环境要求较高,初期由于经验不足,他遭遇了一些技术难题,导致部分青蛙出现健康问题,绥宁农商银行得知后,在资金上给予持续支持。在绥宁农商银行的助力和陈善武的辛勤努力下,名兴种养家庭农场逐渐走上正轨。如今,农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青蛙产量逐年增加,产品畅销周边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同时,农场还吸纳了周边不少村民就业,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蛙鸣阵阵,是丰收的欢歌,更是乡村振兴的乐章。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绥宁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让金融活水持续润泽乡村沃土。未来,会有更多如陈善武一般的创业者,在这股金融力量的托举下,让特色产业“蛙”跃而起,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