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热点
邵阳又一人上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0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其中,邵阳市谭美珍入选。




图片

谭美珍,女,1976年7月生,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小学校长。从走出大山到回归乡村,从支教到扎根,2017年谭美珍主动申请从县城调回村小,她克服重重困难,把一个仅有1名老师和13名学生的教学点,办成了现有25名老师和263名学生的村级学校,并通过特色素质教育和非遗传承,让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谭美珍曾获“湖南好人”“感动湖南”年度人物等荣誉。



从走出大山到回归乡村

阳光穿透云层,薄雾触手可及。地处雪峰山脉东麓的虎形山,海拔13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草原小学便坐落在此。隆回草原村是一个瑶汉混居的村落,谭美珍出生于此,村里唯一的学校就是草原小学,小时候,她最强烈的愿望是离开草原村、走出大山。然而2017年暑假,走出去多年的谭美珍,却决定为了村里的孩子们回来。那时,她的身份还是隆回县城东方红小学老师,而草原学校的名字,出现在了计划撤并学校的名单上,破败的教室门口,挂着“危房”的警示牌。

图片

谭美珍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老师走了,大多数孩子去了更远的学校上学,那时的草原学校只剩1个老师和13个孩子,在一间租来的民房里上课。“一个村子没有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村里的老人泪眼婆娑地跟谭美珍说。为了保住这个乡村教学点,谭美珍以支教的名义回到了草原学校,2018年,她又悄悄地把编制调回了草原学校。调回来后,仅有的那位老师就调离了,谭美珍便成了“光杆司令”,但这样却稳住了草原学校,也让学生家长放下了心。



从13个孩子到263个孩子

没有校舍,没有同伴,教学设备奇缺,教育经费拮据……困难面前,谭美珍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没有校舍,先租村民的房子临时应急;没有帮手,就一个人“身兼数职”忙里忙外;经费紧张,想办法东拼西凑;对困难儿童,她还兼起了业余“妈妈”,从生活和思想上处处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图片

谭美珍和支教老师们在一起

后来,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新建了一栋有4间教室的教学楼,又陆续得到很多资助,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接力相助,师资一年胜过一年。现在,200平方米的操场上,充满着263个孩子的欢声笑语,草原小学成了远近闻名的村级学校。



让大山的孩子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完成规定教学课程的同时,草原小学因地制宜开设了生态自然美学课、中国传统文化课、国家级非遗呜哇山歌传承课等,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收效明显。学生参加全国语文朗读比赛,一举夺得全国团体组总冠军。“素质教育的成效越来越显著,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提到过去的2024年谭美珍很是感触,“这一年我们一直在忙碌,没有停歇,但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图片

草原小学学生跟民间艺人学习非遗呜哇山歌

2024年隆回县举办落实“双减”政策素质教育成果展活动,该活动的举办,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不少媒体的目光,当天晚会的网络直播访客和浏览量达到了100万,而虎形山瑶族乡草原小学的两个节目在展演中均获得了高度赞誉。2024年小年夜,谭美珍带着草原小学的孩子们,将一首合唱节目《呜哇山歌》带到了2024年湖南教育电视台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现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呜哇山歌》展现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一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今,慕名前来草原小学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学校正计划建新的教学楼,办成一所九年制义务学校,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云端花瑶”的草原学校也将有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之声


编辑:封龙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