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志慧在《邵阳日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在《邵阳日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志慧

(2024年9月29日)

同志们: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75华诞,也是《邵阳日报》正式创刊40周年纪念日。对于邵阳日报社来说,这是一个载入史册、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也是一个开启新征程、再谱新华章的重要起点。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向《邵阳日报》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邵阳日报社全体干部职工和退休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

四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邵阳日报社的发展,从专项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媒体融合发展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大力支持。从樟树垅旧址到传媒产业中心,报业大厦闪亮登场;从班子配备到人才引进,报人风采远近闻名;从“一报”多版到媒体融合,传媒大军阔步远行。邵阳日报社风雨兼程40年,不断成长壮大,令人激动满怀、信心满怀!

四十年来,《邵阳日报》始终高举“党报姓党”旗帜,镌刻对党绝对忠诚。牢记党报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聚焦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邵阳落地生根、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从“与时俱进,后发赶超”到“加速转型,奋力赶超”,从抗洪抢险到抗击疫情,从“脱贫攻坚”到“全面乡村振兴”,从“邵阳巨变40年”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用笔生动记录时代的巨变,用镜头把瞬间定格成永恒,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凝聚了强大合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十年来,《邵阳日报》始终恪守“人民至上”宗旨,书写真挚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把“镜头”和“笔头”聚焦基层,反映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闻作品《农村为何贷款难》获得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肯定性批示,有关武冈费改税的深度报道被国务院研究中心作为专题开展深入讨论,《对“不够”要查个“够”》《我们会记住老后|大家眼中的老后》等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用深入的采访、真实的记录,记载着刘启后、林生丽等一个个平民英雄的名字,书写着邵阳大地的大美和感动,凝聚成了穿越岁月的精神力量。

四十年来,《邵阳日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原则,讲好邵阳发展故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识变应变求变,积极拥抱数字浪潮,建立了拥有报纸、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平台的全媒体“中央厨房”系统,先后获评首届湖南报业大奖管理奖、首届湖南报业融合创新奖十佳单位、全国党报媒体融合发展奖等荣誉。2022年,荣获了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实现本行业全国最高水平专业奖项零的突破。创刊40周年,13519期报纸,忠实地记录了邵阳发展的每一个足迹,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时代的进步。《袁树雄与梅西相聚!〈早安隆回〉响彻北京工体》《我在开满鲜花的路口等你》等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作品,有力提升了邵阳的知名度、美誉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报社全体干部职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实践充分证明,邵阳日报社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各项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干部队伍是值得信赖的,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新媒体发展趋势日新月异,群众文化需求多元多样,报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邵阳日报社离党中央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媒体融合不深、内容创新不够、资源整合不足、报业经营不旺,影响了报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邵阳日报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创刊40周年为契机,聚力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战略部署,锚定“建设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发展目标,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不断推动报社各领域建设焕发新风貌,取得新成效。

一、坚守为党为民初心,当好服务党和人民的“忠诚喉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媒必须姓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党立言、为人民发声”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初心所在,也是党媒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定盘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新闻生产、舆论引导、阵地管理各领域,贯穿到策、采、编、校、审、印、发各环节,体现到每块版面、每篇报道、每个新媒体产品,大力传承党报基因,不断弘扬优良传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要深挖理论富矿,积极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理论宣传水平,用更多清新明快、启智润心的理论宣传产品,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推动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下新闻业务之根、人生价值之根、为民情怀之根,努力推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优秀新闻作品,书写“人民至上”满意答卷。

二、锻造专业极致匠心,争当服务大局的“舆论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故事是有效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进一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打造更加强大的主流舆论场,为推动改革发展“鼓”和“呼”。要发挥党媒主力军重要作用,不断放大党报权威性、传播力和影响力,准确掌握和反映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倾向性、萌芽性问题,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做好舆论“引”和“导”。要突出优质内容生产核心竞争力,深化新闻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好“时度效”,努力把思想讲鲜活、把理论讲透彻、把实践讲生动,进一步提升优质内容阅读率、到达率、点赞率、转发率,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路”和“桥”。

三、砥砺改革发展决心,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区域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党媒的改革发展,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选择题,而是一个“怎么办”的必答题。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抓住关键问题和重点环节,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推动报社内部的组织架构、生产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全面改革和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突破传统生产模式,不断优化内容生产流程,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更多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与时俱进讲好新时代邵阳故事。要突破信息技术短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媒体创新,加快推进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发展,加强对直播、虚拟主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发利用,把邵阳日报“中央厨房”打造成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标杆。

四、汇聚团结向上人心,锤炼素质过硬的“新闻铁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党媒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在队伍。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发挥好资深新闻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加快优秀青年干部队伍成长步伐,进一步激发青春活力、“后浪”力量。要树牢“四向四做”职业标杆,坚持人才兴社,持续深化“走转改”,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到“对着镜头能讲、拿起话筒能说、举起相机能拍”,自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严守宣传工作纪律,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高素质新闻工作队伍。

同志们,一纸书风云,劲笔著华章。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邵阳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忠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总结传承办报经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努力成为省内有重大影响、省外有知名度的新时代一流地方党报,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