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写会议报道(作者 罗础)

巧写会议报道

罗础

【摘要】如何从会议中挖掘新闻精品?笔者认真总结当记者二十多年来采写有关会议新闻作品分别获全省、全国地市报新闻奖的实践经验:一是避开会议捕捉“活鱼”;二是深入会议寻找“亮点”;三是源于会议挖掘“精品”。

【关键词】新闻精品挖掘会议

众所周知,会议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署政治与经济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和政府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领导方法之一。如何提高会议报道的宣传效果,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当记者二十多年来,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不断积累,收获颇丰。现结合自己采写与会议有关的新闻作品分别获全省、全国地市报新闻奖的实践经验,就如何跳出会议挖掘“精品”谈些粗浅体会,供同行参考。

避开会议捕捉“活鱼”

“活鱼”通常指鲜活的重大新闻。避开会议捕捉“活鱼”,就是不从正面入手寻找某一新闻角度写会议,而是采写会议之外的新闻事件。

“活鱼”可遇不可求,但也要善于捕捉。有的“活鱼”是在会议之外抓的,需要等待时机成熟,一旦重要会议召开,就可采用会议作“由头”及时进行报道。例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2003年笔者在新邵县采访获悉,该县编写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简易读本——新编三字经》,全县开展“离开父母不离开爱”“做合格小公民”等活动,积极推进学校、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使广大家长、特别是流动人口和单亲家庭的家长参加学习后,懂得了教育子女的方法。该县也逐步形成道德立家、知识兴家、文明治家的良好风气。笔者收集了大量的素材,深知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活鱼”。但是,总结推介其成功经验,不是该县说了算,也不是记者说了算,而是需要通过权威人士在重要会议上说了算。直至2005年5月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研讨现场会在新邵县召开,出席会议的省教育厅、省关工委领导和学者、教授一致认为:新邵县创建“拓展家庭教育实验县”,这在全国尚属首创。笔者把专家、学者在这次会上的“好评”作为新闻“由头”写成消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引题);新邵在全国首创“拓展家庭教育实验县”(主题)。此文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后,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几十家媒体也相继进行报道,吸引广东、辽宁等十几个省市派人员前来参观学习。这篇报道因写得出彩,分别获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第二十一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作品一等奖。

会议是新闻资料和素材来源的“富矿”。记者参加党委政府及部门的一些重要会议,是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的。会上的一个小插曲、领导报告中的一段插话,与会者讨论的一些精彩发言等,都蕴藏着许多新闻事实。“活鱼”突发性地从会中跳出来,转瞬即逝,这就要求记者做有心人,认真听会,善于观察,才能捕捉新闻价值大、信息含量高的新闻来。1996年初秋,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考察武冈市,笔者跟随采访,一起参加武冈市党政领导座谈会。郑培民在听取汇报时插话问了一句:“关于农民‘减负’问题如何?”武冈市委书记刘志刚答道:“近日,财政部派员总结我市试点做法”。笔者出于职业的敏感,意识到这是一则非常难得的、很有价值的新闻。会议一结束,笔者随即与武冈市委宣传部新闻专干关贤华一起深入采访了解到:武冈市委、市政府针对农村隐形收费和搭车乱收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对湾头桥、龙田等6个乡镇进行“费改税”试点,将政策规定的乡镇统筹、村级提留和其他收费统一合并,改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一次性征收。除此之外,不允许任何单位向农民收取其他费用。当时武冈市“费改税”在全国尚属首创,其经验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肯定。笔者以“规范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副题);财政部总结武冈“费改税”经验(主题)”为题写成消息,及时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这一新鲜重大的“活鱼”。此文获第十一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作品二等奖。

深入会议寻找“亮点”

会议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是占重要位置的。记者要从会议中采写新闻精品,就必深入会议,寻找“亮点”。

如何从会议中寻找“亮点”?这就要求记者从不同的视角仔细观察、周密分析,从会议冗长的内容中选取那些最重要、最新鲜、最有特色、最精彩、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1997年8月20日,湖南省第一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现场会在邵阳市原西区召开。该区“两劳”人员回归站在全国率先兴办经济实体,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5年兴办回归企业11家,860名刑释解教人员得到安置;重新犯罪率由17%下降到1%。笔者与人合写这篇会议消息时没有面面俱到,没有对会议材料照搬照抄,也没有领导 “排名”“强调指出”等。这篇来自会议的消息,全文看不到会议的字眼,都是新鲜的新闻事实。加上《“春风”滋润浪子心,点化“废铁”变“黄金”》的标题十分抢眼,增强了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此文获第十二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作品二等奖。

当然,会议报道不排斥党政领导人的出现。有的会议严肃地、灵活地、恰到好处地报道党政领导人的讲话和某些活动,不仅是有必要的,还会使会议报道升华。当记者遇到这种特别的会议时,应该紧扣主题而作,并尽量做到报全、报深、报透、报活,使会议新闻尽可能有声有色,富有现场感,让“亮点”闪烁在会议报道之中。1995年6月6日上午,时任湖南省省长杨正午考察邵阳纺织厂之后,该厂负责人向杨省长提出棉花原料紧缺、生产出口棉布没有“配额”,以及电力不足等问题。杨省长想国有大中型企业之所想,急国有大中型企业之所急,特事特办,考察途中在面包车上召开办公会。笔者跟随杨省长考察邵阳纺织厂,及时发现这一“亮点”,便“钻”到杨省长乘坐的面包车上旁听办公会,认真地记录了杨省长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讲的每一句原话和现场的气氛,并不时观察杨省长讲话时的表情和姿态,及时采写出《杨省长车上办公会》这篇现场新闻,《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以后又被《中国纺织报》转载。此文获中国大中城市党报头条新闻赛好新闻三等奖。

源于会议挖掘“精品”

会议是产生新闻的重要策源地。记者参加会议除了从中抓新闻之外,还可以抓新闻线索。这就需要记者具有敏锐的捕捉线索的能力和挖掘新闻的能力。

2006年8月,笔者参加邵阳市教育工作会议,获悉大祥区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两项督导”工作先进单位这一新闻线索。会后,笔者与大祥区委宣传部新闻专干夏凯红一起,深入到该区教育部门以及有关学校采访了解到,对于多年来群众强烈反映的“上学难、学费贵”的问题,大祥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其主要做法是:加大学校危房改造力度,使全区最后一座“祠堂学校”——板桥乡蔡家小学搬迁新址,实现了“零危房”;在湖南省率先创造性地建立“零辍学工程”基金会,由区乡镇机关干部带头与特困生结对资助,全区570名特困生无一因贫辍学;在教育收费实施“零乱收费工程”,狠刹“乱收费、乱办班、乱集资”的歪风。该区“三措并举”跻身湖南乃至全国教育先进行列,其经验广为推介。笔者及时写成消息《大祥区教育实现“零危房、零辍学、零乱收费”》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此文获2006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作品三等奖。

当然,记者对会议提供的新闻线索的挖掘,要依靠对政治的敏感、对政策的理解、对所报道领域的熟悉。只有这样,记者的视野才会开阔,思维才会异常活跃,反映问题才会十分敏捷。经过对新闻线索的挖掘,迅速了解一些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材料等,并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很可能会找到新闻价值大、信息含量高的新闻,从而挖掘出高质量的“精品”来。例如,邵东县系湖南省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试验区、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县,湖南省农村专业批发市场改革试点县。1998年2月7日,笔者应邀参加邵东县经济工作会议。邵东县党政领导在会上作的报告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报道的新闻价值不大。但是笔者从会议中获悉,该县发展民营经济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这一重大新闻线索。会后,记者和邵东县委宣传部新闻专干敬东东相继走访了该县五金城、家电城、洗涤化妆品城等16个各具特色的市场,还走访了药材、眼镜、皮革、针织等10个工业小区,以及生产扳手、钳子、锤子、起子、剪刀等一大批专业村。笔者掌握大量素材之后写成消息《邵东形成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发展格局》,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这条来源于会议的新闻线索,会后经过深入挖掘成了“精品”,获十三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作品二等奖。

不过,记者从会议中获取了新闻线索,会后经过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的新闻素材后,还须从读者的角度选材。不是记者想要读者知道什么,而是记者必须考虑读者想知道什么。要把事关大局或与广大群众利益相关的内容,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努力使新闻作品增加形象性、生动性、可读性。1999年初冬,笔者从邵阳市双清区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小江湖街道办事处抓处置下岗职工成效显著。笔者带着这一线索与双清区委宣传部新闻专干赵大明先后三次到小江湖街道办事处采访了解到: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一直是政府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小江湖办事处辖区是邵阳市老工业基地,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工业街”变成了“失业街”。该办事处千方百计地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建立“党员服务区”,280名党员带领上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办好社区服务中心,为5700名下岗职工推荐工作;兴办400余家民营企业,使75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笔者及时采写消息《小江湖办事处乐为下岗职工找门路》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由于立意新颖,选材独具匠心,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此文获第十四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作品二等奖。

(原载于2010年第10期《新闻战线》杂志,获2010年度湖南新闻奖论文二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