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话
——乡村掠影系列之一
刘鹏
这些话,曾经被作为“圣旨”到处颁行。
这些话,印在那本红色塑料包皮的小书里。据说,这本红色的小书,现在在某些大城市里,被作为“文物”炒到了几十元一本。
这些话,现在却已经久违了。
当我在乡下一幢破旧的木屋的墙上见到这些话时,不知怎么心底却油然升腾出一股亲切感。几十年过去了,这块被粉在墙上的“语录牌”并没有脱落,只是有些陈旧了,字迹失去了当初的鲜艳。
在木板墙上的一道窗的木框中,砌上砖,再用石灰粉面,这就是“语录牌”至今仍方方正正不曾脱落的原因。
这些话当然不是“圣旨”,它只是事实和道理,它已经从神坛上走了下来,犹如说这些话的伟人已经走下神坛一般。面对着这些话,我举起照相机的时候,我曾经想为自己找一个拍摄它的理由。当胶卷被冲印出来,这些话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我仔细端详它的时候,我仍在继续寻我当初为什么会拍摄它的理由。但坦率地说,我找不出。这些话曾经而且仍然在深深地浸透我们的灵魂,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了我们这一代整整一生,也推动着、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以及我们生活着的这块土地……
面对着这些话,即使是在曾经有过一丝迷惘和困惑之后,我仍无法不感到亲切,无法不浮想联翩……
或许,这就是我拍摄它的理由。
附注
墙上的话,为几段毛主席语录,如下: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
锁
——乡村掠影系列之二
屋子很有些旧了,木板的,东倒西歪着,但看上去一时并不会倒。
屋檐下,门楣的上方,悬着一盏镶玻璃片的四方风灯,在风中微微地摇晃。这盏风灯使整个屋子产生了一种生动。
主人不在家,不知干什么去了。
门,关着,锁着。我用照相机将“锁”拍了下来——关着的门,用铁皮锁扣扣住,仅插上了一根小松树枝。
这小松树枝“锁”,丰富了庞大的锁家族的品种。
同行的朋友感叹这儿民风淳朴,还没有受到现代社会的恶习的污染。
我绝不敢否认朋友的这种说法。只是,又想,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这儿依然贫困与闭塞!在城里,在许许多多的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锁、防盗门、防盗网,有的还三者齐备,把自己全部地封闭了起来。一个家庭到了使用松枝锁了,也就说明家中根本没有什么需要防范的东西。
拍完锁后,我又沉思着。我以为,假如到了某一天,无论在乡下或城市,人们家里的门上,只需插上一件类似小松枝样的象征性的锁,就可以放心大吉,那我们这个社会就真正富裕起来了,就真正达到了高度的文明。
(《邵阳日报》1997年8月;湖南省报纸副刊优作一等奖;湖南描好新闻一等奖;全国报纸副刊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