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算账谈“减负”(记者 罗础)

省委书记算账谈“减负”

记者 罗础

6月17日上午11时,省委书记王茂林一行,头顶烈日、冒着炎热,来到隆回县石门水泥厂考察。

这是一家由市纪委、监察局挂牌保护的乡镇企业。省优秀企业家、厂长(兼石门乡副乡长)罗征日在介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时,递给王茂林书记两张表:一张是该厂非生产性列支项目表,另一张是今年头5个月该厂每吨水泥综合成本考核表。王书记看了表上的项目及数据后,十分严肃地说:“这个账要好好地算一算。”

下午1时30分,王书记把罗征日厂长和财务主办会计范昌文请到隆回县委招待所,开始算起账来。王书记戴上眼镜,手里拿着那两张表格,要秘书从公文包里拿出计算器。他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一个数据接一个数据地念着,秘书按动着计算器,一一进行计算。该厂去年交了9个项目的税金之外,还有26个项目的收费。

“你们厂交了林业植被费没有?”王书记对产生质疑的项目问坐在他左右两旁的罗厂长和范会计。

“这项费没有交。”罗厂长接着说,“正因为这样,林业部门已经上诉法院了。”

“你们怎么还交农业税?”王书记反问。

“工厂建设占地,至今还没有划拨,所以每年要交农业税。”罗厂长如实回答。

“还有什么费用没有交?”王书记追问。

“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72000元,我们厂还只交得3500元。”范会计回答。

王书记指着项目表格问:“你们厂已经交了资源税240000元,又交了矿产资源补偿费,怎么还要交12000元的矿山赔偿费?”

“这些项目都是有红头文件的,我们也没办法。”罗厂长无可奈何地说。

王书记计算完第一张表格的项目之后,又计算起第二张综合成本考核表的数据来。该厂生产每吨水泥综合成本为279.9元,其中生产成本仅为170.9元,而间接成本就达109元。这109元中,管理费占22元,厂里实际自用16元,其余6元属其他部门的收费,按今年该厂头5个月生产34264.5吨计算,增加厂里管理费开支20.55万元。这个厂因有部分项目的费用无力交清,已被有关部门卡住有关手续不给办理。

“贫困地区的农民为了生存、发展,满怀希望借贷集资办厂。但是,近几年来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几乎没有了,甚至比国有企业负担还沉重。企业办起来了,各种费用太多,实在无法经营,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王书记听完罗厂长这番话后,频频点头。

当王书记算完账后,已是下午2时20分,他顾不上休息,又驱车前往绥宁县考察。

当天在绥宁县委招待所吃完晚饭后,王书记心里还牵挂着这件事。特意把记者喊到他住的房间里,语重心长地说,石门水泥厂是一家市纪委、监察局挂牌保护的乡镇企业,“三乱”现象比别的乡镇企业要少。可是,除了上交税金外,其他收费项目多达26种。这些项目都来自各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现在我们不讨论这些项目合理与不合理,但是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乡镇企业负担太重。省优秀企业家罗征日反映的这些情况,应该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可以进行剖析。要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就应该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

(《邵阳日报》1996年6月19日第一版;1996年度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第六届湖南新闻奖作品三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