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本无错
——关注市区不文明遛狗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黄可乐
“老师傅,请把狗牵出去,狗莫带进来哩……”晃动的画面中,伴随着城管执法人员的劝导声,一位老人背着手,带着两只未牵绳的大“金毛狗”,不紧不慢地从市区资江南路北门口洞子走了出去。2月22日,负责资江南路沿江风光带秩序的城管队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对“遛狗”行为的执法记录视频。
众所周知,资江南路沿江风光带是市民散步、锻炼身体的公共场所,出于公共安全和环境卫生的考虑,该路段禁止遛狗。但是,尽管城管部门严管严查,仍挡不住一些人携犬潇洒的脚步。“前几年,还有一些人带着自家的狗专门聚集在资江南路交流‘养狗心得’,自从城管对这条路实施规范管理后才杜绝了这种现象,但遛狗行为仍然存在。不少遛狗的人看到城管来了转身就躲,城管一走马上就溜进来。”姚峰说。
“经常有狗窜来窜去,我被撞过好几次,现在看到大型狗就紧张。” 今年68岁的张老先生是市四中的退休教师,每天都要到资江南路上去散步,提到遛狗,他不停地摇头。“狗不仅撞人,甚至可能咬人,而且乱拉乱撒,对这里的环境卫生也有影响。有一次散步的时候,我就踩到了狗屎。”张老先生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细化对遛狗行为的管理。
市民胡女士则表示自己被突然窜出的大狗吓到过:“我当时吓坏了,气不过责备了几句,对方不仅不道歉,反而威吓我说要给我点厉害看看,真是太没公德心了!”“狗到处拉屎,树下面、栏杆下面最多。我们前脚扫完,转身回来又有了新的狗屎,有些甚至踩得到处都是,不得不用水枪来冲。”资江南路环卫组主管尹燕连说起狗便唉声叹气。而更让她心寒的是,当环卫工人要求遛狗者自行清理时,得到的往往是类似于“你本来就是个扫地的,凭什么让我来清理?”的斥责。
狗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本无错。作为负责资江南路沿江风光带市容市貌的城管人员,姚峰对遛狗现象感触颇深:“不文明遛狗,是对他人和公共利益的伤害;文明遛狗,才能让城市更美!”
素质见高下
——关注市区不文明遛狗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黄可乐
“环卫工人不应该因遛狗增加工作负累。我们是扫地的,是为城市、为大家而扫地,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需要被尊重。”环卫工人尹燕连说。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令当时担任市城管支队综合管理大队大队长的曾长桂记忆犹新。那天,他带队巡查资江南路,遇到一名小姑娘来遛狗,便上前劝阻,却遭到非常激烈的抵触。“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养的狗品种多样,有些还非常名贵。狗的功能和地位也从以前的看家护院,逐步上升成为了爱宠、伙伴。一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甚至把狗当做了情感的寄托,爱狗爱得不得了。”城管队员姚峰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把握分寸,“如果把狗看得比人还重,为了狗是非不分,就本末倒置了。”
我市尚未出台明确的养犬管理条例,对于遛狗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城管部门只能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参照“饲养家畜家禽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对“遛狗”行为进行处理。针对春节以来资江南路遛狗骑车现象有所反弹的情况,市城市管理考核评价处专门制定了遛狗骑车整治方案,共出动人员360人次对资江南路擅自遛狗骑车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其中,劝阻遛狗行为72人次,捕抓流浪狗7只,处罚不及时清理宠物狗粪便的狗主人19人次。
城管部门呼吁市民文明遛狗,出门要给狗束以犬链、戴上嘴套,并随身携带塑料袋、塑料手套、铲子等清理狗粪便的工具,做到随拉随清,不要给他人造成不便。“85后”姑娘岳糕养了一条5岁的京巴串串狗,平时遛狗时都会牵好狗绳,携带好清理工具。她说:“给狗清理粪便是主人的责任。在家里,狗的粪便需要清理,在外面也是一样的。如果就为了自己省事,便让狗在外面随便乱拉,是对环卫工人和行人的不尊重,我觉得是没素质的表现。”
“移情”莫伤“情”
——关注市区不文明遛狗系列报道之三
记者 黄可乐
“过多的将感情投放在猫狗等宠物身上,是一种‘移情’的表现。”3月2日,邵阳市心理研究所所长唐友忠说道。
唐友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一些人便将精神交流的需求转嫁到宠物身上。老年人之所以宠爱狗,是因为在照顾狗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孩子们将狗当成玩伴,也是在寄托自己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当感情过度积累时,一旦因为狗与他人发生了矛盾,狗主人就会下意识地“护犊子”。
然而,一些人在狗身上寄托了自己感情,却因为缺乏管束而有可能伤害到他人。去年11月,杨先生带着3岁的孙子在西苑公园散步时遇到了一条家养犬。因为孙子离狗太近,杨先生连忙抱起孩子,不想自己反被狗咬伤小腿,被送往市疾控中心注射了2200元的狂犬疫苗血清,还忌口两个月。提起这件事,杨先生叫苦不迭:“那狗拴着链子,攻击性却这么强。烦请养狗的人家不要养凶犬,把自家的狗看紧了!”
其实,在爱狗人士眼中,对狗的放纵也是一种伤害。李雨收养了一条6岁的狗“多多”,被家人戏称“爱狗如命”。谈到养狗的原因,李雨又气愤又心疼:“‘多多’曾经被抛弃,心理受过创伤。有些人养狗只是图个乐子,不想养了就扔掉。这种对狗的‘喜爱’是肤浅的、自私的,甚至会伤害到狗。”在她的眼中,“多多”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平时遛狗出门都会牵着绳,带着扫便器,凡是规定不能遛狗的地方不去遛。因为“多多”不喜欢小孩,只要有小孩经过她就紧紧地拽着绳子。“只有文明养狗才是真正的‘爱狗’。狗会犯错,做主人的就要花心思教它、管它,既在管束中体现对狗的重视,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唐友忠说,当感情过多地寄托在宠物身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则会变得更淡薄,“移情”反而可能会伤了“人情”。要改变这种状况,做子女的可以多从精神生活上关心老年人,为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做家长的多陪伴孩子,别让他们感到孤独寂寞。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积极探索,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进一步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倡导文明遛狗之风。
(《邵阳日报》2017年2月27日、3月2日、3月4日;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