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家团队托起40亿元产业
邵阳学院产学研结合推动我市豆制品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 羊长发 通讯员 彭毅 熊云辉
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冈卤豆干为基础生产的休闲豆制品,是我市特色食品,在国内休闲豆制品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厂家采用传统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落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低、生产环境差、食品安全隐患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渣严重影响环境,极大制约了我市休闲豆制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2013年5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邵阳学院由专家教授组成的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成立,旨在通过对豆制品加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在为豆制品食品安全与生产技术进步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加快产学研成果转化,促进豆制品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 强,全面提升豆制品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基地成立后,紧盯休闲豆制品领域国际研究前沿,确定了大豆原料对豆制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豆制品品质变化动力学研究、豆制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豆制品加工新技术研究4个主要研究方向。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休闲豆腐干卤制工艺的研究,“卤制食品冷却装置及卤制品冷却方法”获得发明专利,“卤制食品冷却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新研发了多个卤豆腐产品并即将投产;完成了休闲豆腐干的干燥工艺,“连续式豆腐干燥机”获实用新型专利;完成了豆渣的沸腾干燥技术研究和物理、化学、酶法、生物改性研究,有效增加了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开发出豆渣系列产品,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恭兵食品有限公司年产 3万吨豆制品项目和李文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豆制品项目的工艺设计,根据邵阳豆腐生产工艺特点设计了全自动豆腐干生产线、全自动卤制生产线、全自动杀菌生产线,首次实现了卤豆腐全自动化生产,相关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休闲豆腐干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列入省级课题,相关技术除在我市豆制品企业推广应用外,还辐射北京、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市。
一个专家团队,托起一个产业。目前,我市众多豆制品企业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生产过程废水废渣零排放,确保了食品安全,减少了环境污染,推动了我市豆制品产业转型升级。去年,我市豆制品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成为我市食品工业发展最快、产值最高、带动就业最多的特色产业。据测算,随着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到 2018年我市豆制品产业产值将达到60亿元,2020年预计超过100亿元。
(《邵阳日报》2015年8月18日一版;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