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数字”故事,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
宁煜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经济报道中“数字”故事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以及应用现状。数字在经济报道中具有核心地位,通过讲好“数字”故事,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经济报道 “数字”故事 新闻传播 数据可视化
一、数字是经济报道的核心和灵魂
1.经济报道中离不开“数字”
经济报道在党报中占比较大,以人民日报2024年4月30日20个版 面,有25篇经济报道, 一版有一篇经济报道《从一季报看5%的稳与进》,2版8篇报道,7篇是经济报道,13版一个整版是经济现象的视觉化图片报道,15版是整版经济报道。做好经济报道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采写经济报道离不开数字,这是经济报道的特点与需求决定的。经济报道作为传递经济信息、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媒介,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准的数据呈现,向公众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故事的讲述者。
要讲好经济报道中的“数字”故事,首先需要理解经济报道的特点与需求。经济报道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它更加注重数据的支撑和分析。在这个以数据为王的时代,经济报道需要运用各种统计数据、经济指标来揭示经济现象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而这些数据和指标,正是构建“数字”故事的基石。
在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方面,“数字”故事的作用不可忽视。一个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能够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更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数字”故事,经济报道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责,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
2.经济报道中“数字”要有可读性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党报的经济报道要想让读者爱看,一定要避免只列数据的现象,在经济报道中,“数字”里面的故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经济信息的核心载体,更是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讲好“数字”故事,我们可以有效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与可读性,进而扩大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讲好“数字”故事对于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生动有趣的“数字”故事能够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和阅读,从而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数字”故事所传递的深入浅出的经济信息和分析也能够提高读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新闻作品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因此,在经济报道中讲好“数字”故事是我们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数字”故事影响经济报道中的成败
1.国内外经济报道中“数字”故事的使用差异
在经济报道中,“数字”故事的应用现状呈现出一定的国内外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报道风格上,进而影响了“数字”故事在不同风格报道中的运用。如湖南一家地方党报在做经济报道的时候,在报道某银行的贷款对企业的扶持方面,只单纯罗列数字,对贷款带给企业的好处,一点也不提及。整篇文章540字,只有126字是讲领导如何重视,其余就是数字的堆砌。读来觉得索然无味。不少经济报道枯燥无味,单纯罗列数字,没有故事,数字没有解读,没有可视化描述,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主流党报和而国外的经济报道则更加注重微观个体的故事化叙述,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经济现象。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导致了“数字”故事在运用上的不同。在国内报道中,“数字”往往作为支撑论点的数据出现,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而在国外报道中,“数字”则更多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成为构成故事的重要元素。
“数字”故事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数字”故事能够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与可读性。通过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也使得新闻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其次,“数字”故事能够提升新闻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字”故事往往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同时,这种故事化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新闻作品更容易被读者记住,提高了新闻的影响力。
2.讲好数字故事,挑战不小
在经济报道中讲好“数字”故事,对于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数字的准确性与解读难度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经济报道中的数字往往涉及复杂的统计数据和专业知识,如何确保数字的准确性,同时降低读者的解读难度,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数据来源的审核和把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图表、可视化工具等方式,将复杂的数据以更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其次,报道深度与广度的平衡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讲好“数字”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深入挖掘数字背后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又要兼顾报道的广度和全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在选题策划、采访调研和写作编辑等各个环节中,注重整体布局和细节把握,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全面客观。
三、讲好“数字”故事,要有策略与方法
1.数据可读性和贴近性
在经济报道中,数字作为核心的信息载体,其传递的准确性和解读的易懂性直接关乎新闻作品的传播力。为了讲好经济报道中的“数字”故事,我们需要关注数据的可读性和贴近性,进而增强信息传递效果。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数字的准确性与解读难度,以及报道深度与广度的平衡问题。
首先,数字的准确性是经济报道的生命线,任何一点误差都可能引发误导,影响读者对经济的正确判断。同时,数字的解读难度也不容忽视。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一些复杂的经济数据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中通过图表、比较、换算等方式,将数字转化为直观、易懂的信息,降低读者的认知负担。
其次,报道深度与广度的平衡也是讲好“数字”故事的关键。一方面,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字背后的经济现象、趋势和原因,为读者提供有深度的报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数字的广泛联系,避免陷入过度专业化的陷阱,确保报道的广度。这就需要我们在选题、采访、写作等各个环节中,始终保持对经济全局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
2.叙事技巧与故事构建
在经济报道中,讲好“数字”故事是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运用恰当的叙事技巧与故事构建方法。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数字故事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结尾部分也应精心设计,以留下深刻印象并引发读者思考。
在故事构建方面,情节设置与冲突展现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巧妙安排情节,我们可以将枯燥的数字和数据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而冲突展现则有助于揭示数字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
为了提升数字故事的可读性和贴近性,我们还需要关注数据的呈现方式。采用直观、易懂的图表和图形来展示数据,能够帮助读者更快速地理解和吸收信息。此外,将数据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运用贴近读者的语言和实例来解释数字背后的含义和影响,也能够有效增强信息传递效果。
四、案例分析:成功的“数字”故事经济报道
在经济报道中,讲好“数字”故事是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成功案例的共性与特点,为未来经济报道提供启示与借鉴。本文将以《洞庭湖长大了五分之一》(载《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和《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2023年216日10版)为例,分析它们在讲述“数字”故事方面的成功经验。
首先,《洞庭湖长大了五分之一》导语用“洞庭湖长大了五分之一,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554平方公里,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这一案例通过具体的数据和生动的叙述,展示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变化,感染力量很强。报道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字,直观地反映了洞庭湖水域的扩大、水质的提升以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些数字运用,使得报道更具说服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洞庭湖的变化和背后的经济逻辑。
另一篇成功案例《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经济聚焦)》则通过报道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向读者传递了数字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该报道通过列举具体的创新技术和企业案例,详细分析了技术创新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报道还引用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专业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如在讲述盖板玻璃的技术进步时,报道这样描述“这盖板玻璃,最薄可以控制在0.4毫米,看上去‘吹弹可破’,实际上抗摔耐划,从1.2米高摔下来也能完好无损。”彩虹玻璃总经理彭引平说:“产品广泛用于国内外主要品牌手机以及新能源车,我们每月的出货量满产满销。”,讲述液压产品的精度是这样描述“0.001毫米有多薄?约等于1根头发丝直径的1%。在邵阳维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邵阳液压”),总工程师赵铁军指着一套液压设备告诉记者,这是该设备所能加工的电池极片厚度误差控制精度。”
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的共性与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它们都注重运用具体、详实的数据来支撑报道内容,使得报道更具说服力;其次,它们善于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比喻来讲述“数字”故事,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最后,它们关注热点经济话题和前沿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五 、结论与展望
在经济报道中,讲好“数字”故事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关键,更是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成功的案例往往具有一些共性和特点,这些要素在构建引人入胜的“数字”故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不仅仅是数据的呈现,更是经济现象、趋势和问题的直观反映。通过讲好“数字”故事,我们可以使经济报道更加生动、具体,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理解程度,不断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国报业》杂志2024年7月)
参考文献
[1]张华,李明.数字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22(02): 30-35.
[2]王晓婷,刘燕.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挑战[J].中国金融, 2021(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