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野下传统媒体记者发展现状分析
马剑敏
摘要:在媒体格局演变过程中,传统媒体记者的身份和角色一直在不断变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可能性。要想在改革洪流中奋进,传统媒体记者就必须敢于突破自我,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深入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和传播规律,努力成为驾驭新媒体的专家。基于此,本文以邵阳日报社为例,分析了传统媒体记者发展现状,并提出几点转型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媒体 记者 转型策略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研究传统媒体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策略,就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记者与时代同步,试图找到一种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如何将自身专业素养与新媒体特性相结合,并通过改变思维方式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是当下传统媒体记者应深入探讨的问题。
传统媒体记者的发展现状
1.思维模式方面
在传统媒体视野下,记者的思维模式大致固化为以下几种类型:传播中心主义、媒体权威主义、单向传播模式等,这些思维模式历经长时间发展,深深植根于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实践中,对新闻选题、报道方式、受众定位等,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传统思维模式面临挑战和冲击。以传播中心主义为例,这种思维模式强调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视受众为被动接收者,但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普及的当下,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为平等和多元,受众也由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这无疑对传播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构成了冲击。在融媒体视野下,传统媒体记者要积极拥抱新的思维模式,如多元参与主义、双向互动模式等,这些思维模式视受众为平等的信息获取者和传播者,强调媒体与受众间的双向互动,倾向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
2.技术运用方面
近年来,邵阳日报社记者在技术运用上依赖成熟固定的系统,这些系统在稳定性、可靠性上有保证,但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冲击下,系统灵活性、交互性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快速掌握新的技术工具,如社交媒体管理、数据分析、网络搜索优化等。在运用这些新技术时,传统媒体记者必须跨越固有的技术范式,深入理解新技术工具的原理与操作方式,挖掘其在新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传统媒体记者亦面临着新技术对其色定位的挑战,他们不仅是信息生产者,也是策划者和互动者,要利用新技术工具收集、分析、策划信息,并与受众进行交互。
3.资讯掌控方面
传统媒体记者之前主要依赖传统新闻采集渠道,如记者采访、新闻线索、官方发布等,然而,在融媒体环境下,这些渠道已无法满足需求,社交媒体、公开数据库、网络社区等成为新的资讯获取渠道。因此,传统媒体记者需要掌握网络资讯获取技能,增强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在资讯分析方面,传统媒体记者需要过滤和解读大量数据,这就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从数据中提炼新闻价值,将数据转化为能够让公众理解的故事。
对于资讯的整合与发布,传统媒体记者应掌握有效整合各种信息源的方法,包括社交媒体、公开数据等,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公众。记者要有选择地使用融媒体工具,以提高信息的吸引力。
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策略
1.懂变通,具备融媒思维
融媒思维不仅涉及产品生产和分发,更是对媒体环境的深入理解和媒体角色的重新定位。它强调的是信息生产方式、传播平台、受众接收方式,以及社会对媒体的期待。更为重要的是,融媒思维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对自我角色认识的转变,从单一的信息生产者,转型为信息整合者、内容创新者和社区构建者。在融媒思维引导下,传统媒体记者将更加重视受众参与,强调信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他们将尝试通过新的方式来获取、处理和发布信息,满足社会对媒体的新需求。例如,10多年来一直从事民生新闻报道的晏姓记者,2019年她开设了个人抖音账号“邵阳攻略”,发布邵阳本地美食等方面的短视频,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深受用户喜爱。她将自己多年的记者经验和视角融入短视频内容创作中,这种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使她在新媒体平台取得了成功。这一创新性尝试,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传统媒体记者,能够运用融媒思维将自身专业优势进一步放大,这也为其他传统媒体记者转型提供了启示。
2.守底线,坚持内容为王
在转型策略中,传统媒体记者应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这不仅是传媒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重要保障。内容优质与否直接影响用户对媒体的认可度,进而决定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新冠疫情期间,邵阳日报记者在内容为王理念指引下,将关注焦点集中于疫情防控措施、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普通人的生活状况等,深入疫情一线,挖掘那些真实感人的故事,提炼独特的新闻价值。正因为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邵阳日报社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报业城市党报“双胜利”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3.加速度,掌握最新资讯
融媒体背景下,记者有更多机会接触丰富的资讯,这就像一种“加速度”,推动记者不断向前。在获取资讯的过程中,记者要提升新闻采集、处理、发布能力,以适应媒体多元化、即时化发展趋势。邵阳日报社一兰姓记者在日常浏览微博时,发现了一则关于湖南邵东一企业为解决员工照料子女问题,允许全天带孩子上班的消息,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中蕴藏的新闻价值。随即,记者与微博发布者取得联系,获取了相关一手资料,并奔赴企业进行采访、拍摄,采写了《湖南省阳光箱包有限公司在厂区内设立“阳光课堂”,为员工解决照顾孩子的“老大难”问题——让孩子和父母一起“上下班”》,刊发在邵阳日报一版。与此同时,记者还将拍摄的视频融入文稿,在云邵阳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进一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可想而知,这篇报道引发公众热烈讨论,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强技术,提升综合能力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影响了信息形态和传播路径。记者要拥有扎实的技术背景和熟练的技术运用能力,对各类新媒体平台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不只是信息的记录者,而是变成了信息的生产者、组织者和发布者,这也是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有效转型的关键一环。以邵阳日报社科教文卫部2020年推出的“健康邵阳”移动直播为例。该直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淡化了纸媒记者这一传统角色,让专家学者走进直播间,与记者一起,针对老百姓关注的健康热点、难点话题,通过电脑和移动终端互动交流。这一新型报道模式使传统记者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既是新闻事件的见证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在这个直播节目中,传统纸媒记者完成身份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幕后的工作者,而是成为主角,实时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至今,经过三年多时间,“健康邵阳”已成为邵阳市家喻户晓的健康宣教品牌栏目。
结语:
看似浮躁的信息社会中,实则蕴藏着深刻的发展规律和思考空间。对于记者而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既要有坚守初心的毅力,也要有勇于改变的决心。正是这一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转型,才能为传媒生态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策略不但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和生存,更关乎信息传播的质量。显然,这是一个既深刻又复杂的课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也期待更多研究者加入其中,共同推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和发展。
(《中国报业》杂志2024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吕毅.融媒体视域下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策略[J].新丝路:中旬,2022(09).
[2]孙姣龙.浅析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实现主动转型[J].视界观, 2021(17).
[3]张娅萍.试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转型[J].传播力研究, 20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