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柿子 映照红火的日子(记者 袁光宇 伍军华)

北塔区发现一个“老柿子树村”,百余株结果老树见证山村沧桑历史 

火红的柿子 映照红火的日子

本报讯 一百多株树形优美的老柿子树或低调地藏匿在院落当中,或高调地踞守在田间地头,每一株落尽叶子的老树上都顶着大量无人采摘的鲜红果实,由此编织出一幅充满乡愁的美丽乡村风景图。这是 11月 12日,一群邵阳城区驴友在北塔区陈家桥乡李子塘村的意外发现。

李子塘村距邵阳城区不到 10公里,但却有难得的静谧与超脱,村内山水秀丽,田园风光浓郁,令邵阳城区驴友们惊叹的老柿子树群落,正位于该村五组。

“我们五组的村民都姓廖。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横征暴敛,我们寨子里的老百姓常年吃不饱肚子,就不知从哪里引来良种柿子树,一一嫁接在原有的野生柿子树上,每年秋天将柿子做成柿饼,补充粮食的不足。”今年 57岁的五组村民廖昌平根据自己爷爷的讲述,向驴友们介绍。果然,驴友们查看了 20多株老柿子树的根部,每株树上都发现了十分明显的嫁接痕迹。

当日,在一株老柿子树下的田地里,67岁的刘阳英正在满脸大汗地挖着红薯。面对驴友们“柿子怎么没人摘”的疑问,满头银发的刘阳英笑着说:“树这么高,怎么摘得下?”

随着调查的深入,驴友们发现,五组诱人的柿子无人采摘的原因,并不单纯是刘阳英老人所说的因为树太高的缘故,而是这上百棵老柿子树,见证着五组这个山寨 70来年的沧桑历史。许多村民说,这些老柿子树结出的果实一直很甜,曾经帮助村民渡过多次难关,那时,即便每棵柿子树都有 10米高以上,饥饿的村民都会想办法把树梢最高处的柿子打下来;1980年当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村民们有吃有穿了,柿子才从“粮食”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但还是有不少村民把柿子采下来挑到城里去卖,树上仍然很少剩下果子;近 10年来,随着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和工价的越来越高,老柿子树上的柿子才逐渐出现基本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也就是刘阳英老人宁愿种红薯也不愿去摘柿子的原因。

近几年来,光秃秃老柿子树顶着满树红艳艳的柿子越秋、过冬、迎春,已成为李子塘村五组一道独特的风景。“柿子树喜欢和红枫长在一起,秋末冬初的时候,每当太阳出来,红红的柿子和同样红红的枫叶交织在一起,非常漂亮;有时候下雪了,老柿子树上还有许多果子没有落下来,那红白映衬的景色,更加迷人!”廖昌平描绘。

据了解,李子塘村保存老柿子树群落的情况已引起北塔区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当地村民保护老柿子树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

(记者 袁光宇 伍军华)

( 《邵阳晚报》 2016年11月14日一版;湖南省市州好新闻奖一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