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

1986年,邵阳日报社从大信街50号搬迁至樟树垅。后来,报社买了一个形似台式收音机的图片打印机,用以接收新华社照片。多年来,廖书生、韩建华抄收新华社电讯稿,就是用这样的落后设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报纸采用的还是铅字印刷。当时报社没有自己的印刷厂,由坐落于南门口的邵阳市印刷厂代印。铅印技术用起来真麻烦。我轮值夜班时亲历了铅印制版的过程。印刷厂的排字工人对照记者手写的稿子,从铅字架上一个一个字地捡排成一篇文章。再由排版的工人根据编辑划好的版样,把一篇一篇报道排进版样中。然后,依次打出一校、二校、三校版样。一般三校后就是“清样”了。

接着就是浇铅制版。工人用电炉把铅块烧成铅水,然后将铅水倒进排好的铅字版上。待铅水冷却凝固后,便形成一个一个报纸“铅版”。印刷车间工人将这些铅版依次装入平版印刷机上,便开始印报纸。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王选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报纸的印刷,方得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新时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