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雪莲并蒂生(记者 郭慧鹏 通讯员 马艳超 罗程 黄杏 赵弋戈)
  • 芙蓉雪莲并蒂生——邵东一中教师申玢彦为爱援疆记

  • 邵阳日报记者 郭慧鹏 通讯员 马艳超 罗程 黄杏 赵弋戈

    “黄沙漫漫风打边,劲草低头丘连绵。明月空照百里溪,抬头南望北飞雁。”这里是新疆鄯善,一段奇缘开始的地方……

    ◆缘 起

    2018年7月,湖南省遴选万名援藏援疆教师,邵东一中的化学特级教师申玢彦郑重地递交了申请书。除了爱人和儿子,多数人都对此感到疑惑不解,因为她选择去支教的地方是《西游记》里“火焰山”的所在地——鄯善,和温润宜人的湖南相比,那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时有漫天风沙席卷而过。

    直到后来申玢彦在《爱是前行的力量》一文中深情告白:“援疆,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我愿将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积累与沉淀,献给天山脚下的学生,献给祖国的固疆安边大业!”大家才明白,申玢彦老师心中装的是祖国大爱。

    ◆缘 聚

    进疆后,鄯善县第一中学成了申玢彦的“新家”。为了让自己的课更接地气,课堂上,她将语速放慢再放慢,内容讲解一遍又一遍;课后,还主动向当地老师学习当地的语言,寻找教学的连接点。慢慢地,她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师生互动和欢声笑语,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申玢彦把邵东“纯粹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每周组织一次化学组教研活动,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理念、方法、教学策略,规范课堂语言和板书设计,带领化学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使校本课题《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功立项。

    申玢彦开展的师徒结对工作也卓有成效,让李院喜、李思琪、沙依买尔旦等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2019年6月,李院喜考上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岗教师。李思琪进步迅速,2019年11月参加鄯善县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获二等奖。连续两年,她指导王凌鹏老师参加吐鲁番市化学教学比武,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申玢彦也分别于2018年、2019年两次获评吐鲁番市优秀指导教师。

    ◆缘 惜

    这边的工作渐渐得心应手,可是,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还在前方。2019年暑假,援疆时间刚过半,申玢彦突然收到爱人刘贤忠被诊断为肺癌的消息。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刘贤忠的病情得到控制,可一边是新疆的孩子们,一边是术后的爱人,她再次面临艰难抉择。刘贤忠看在眼里,主动提出:“援疆需要你,我也需要你,我就陪你去新疆吧。”

    就这样,两人相依相伴,申玢彦扛着两个人的行李带着爱人搭乘高铁,辗转两天才到鄯善一中。

    考虑到申玢彦肩挑课堂教学、照顾爱人两副重担的实际情况,学校提出减轻她的教学任务。但高中化学教师人手很紧,申玢彦谢绝了。刘贤忠听后,对妻子说:“我们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况且我还是邵东10000米长跑的纪录保持者,能照顾好自己,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

    得到爱人的全力支持后,申玢彦每天起得更早了。作为化学教研组组长的她,每天与时间赛跑,不仅担负着三个班级的化学课教学任务,而且负责全校化学老师的听课、评课,还受邀参加其他组的听课、讲评,每个教研组都留下了她专注点评的身影。课后,她常常备课到深夜,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谈心、家访。她时常勉励自己,“援疆的时间有限,我要为学校培训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我要尽力把知识留给天山下的孩子们。”

    ◆缘 续

    转眼到了2020年6月,离别的日子悄然来临。申玢彦上完在鄯善一中的最后一节化学课后,打算悄悄地收拾行囊还乡。学生哈提麦·阿卜拉对老师说:“等一下我们放学的时候您来班里一下吧,我们要给您开欢送会,谢谢您对我们的教导和付出。”申玢彦果断拒绝了,可哈提麦还是拉着她跑到教室,双手将新买的民族服装和一顶帽子塞进她怀里。另一个学生阿迪莱·热苏力揣着一个精美的盒子跑来,里面装着一个两人合影的艺术相框,盒盖内侧贴着一张张小纸条:“老师,您是一个太阳,时刻温暖着我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一伸手,您都会立刻出现在我身边”……

    彼时远在天边的他乡,如今也成为了申玢彦新的心灵归属。2021年,“‘红石榴’·‘1+1’湘吐同心共建工作室”成立,申玢彦负责邵东一中与鄯善县吐峪沟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南邵东、新疆鄯善两地的教育联动工作纵深推进,联合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书信手拉手”交流联谊全面铺开。今年,鄯善县吐峪沟学校还选派了一名副校长到邵东一中教育集团振华中学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跟岗学习。

    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八千湘女上天山,深入建设戈壁滩。现如今,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根共蒂,不可分离,民族团结之花在中华大地上常开长盛,援藏援疆的感人故事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