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从邵东山村来到首都北京的军人,通过家乡的党报《邵阳日报》,足以全面知晓铁打的宝庆的点点滴滴。尽管身份不断转换,但我对《邵阳日报》情有独钟。
20世纪90年代,我在家乡的一所中心小学当代课老师。有时去乡政府办事,看到新出版《邵阳日报》,总是迫不及待地翻看搜寻我关注的内容。1990年3月至9月,我在《邵阳日报》上发表了《齐合村旱土改良田》《双泉铺乡南木村党支部走出一条新路》等几篇稿件,不久便因此沾了光。当年国庆节过后,武警福建总队两名接兵干部来到黑田铺乡政府。当时的乡武装部长和派出所长下乡去了,我正好在乡政府给他们代写一个黑板通知,便负责接待两名接兵干部。他俩看到我在报上发表的文章,夸奖说:“这小鬼写得不错嘛,很有逻辑性,一定要到部队去。”从此,我的命运改变了,走上了一条职业军人之道。
刘师雄成、黄兄颂明等,是我的乡亲,亦友亦师亦导,对我的影响很大。刘师雄成说过,给党报写文章,文章要简洁、干净;要多写短文,最好写“千字文”;必须把多余的话去掉,但又不能光秃秃的,必须写得从容、舒展,像篆刻艺术,方寸之内,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气象。黄兄颂明,经常给我点拨,还把一些报纸上的社论和评论文章寄给我,重要之处精到之处,他都划上了重重的红线。我的文章,经羊君长发修改过后都很明白通畅,没有一丝艰深晦涩的影子。
《邵阳日报》,丰盈了我的灵魂,丰富了我的人生。报社的一些编辑,也给过我坚定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让我不断接受吸取新知识,寻觅探索新方法,始终如一坚守本心做人做事,心无旁骛大胆前行。多年来,我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八次三等功,还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纪检监察干部、被全军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邵阳日报》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后的日子,祝愿她越办越好,而我将一如既往做她忠实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