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1984年——1994年)

1984年

一月

1月10日,中共邵阳市委邵市发【1984】003号文——【批转市委宣传部关于创办《邵阳日报》有关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决定:调整充实邵阳日报社筹备领导小组,由游碧竹、胡彪、朱赞尧、曾友石、石振钦、夏麦初、戴友连、廖临庄、陆孝基、陈伯寿等10位同志组成。游碧竹同志任组长、胡彪、朱赞尧同志任副组长,筹备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陈伯寿(兼),副主任孙运喜、曾广信。

三月

邵阳日报社与市二轻局签订协议,将邵阳市印刷厂作为《邵阳日报》印刷场地,陈伯寿、廖临庄代表双方签字。

四月

4月18日,邵阳日报社召开第一次职工大会,由陈伯寿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游碧竹、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朱赞尧到会并讲话。会上具体研究了试刊号计划。

十月

1.9月30日,在军分区礼堂召开《邵阳日报》创刊大会。10月1日,《邵阳日报》正式创刊。四开四版,为周三刊。社址设大信街50号。

2.10月1日,本报编辑邱刃的长篇小说《乱世黄金案》开始连载,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十二月

本社召开第一次通讯员表彰大会,在各县建立通讯小组。至年底,通讯员队伍已发展到500多人。


1985年

一月

本报首次参加全省报纸系统优稿评比会议,《一家村办厂,分厂遍十省》一稿被评为好新闻一等奖。

七月

1.7月1日,《邵阳日报》由周三刊改为周六刊。

2.报社党支部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

八月

8月20日,本社在市电大的支持下由卢学义、袁通杰筹备开办市电大新闻班,共招收3个班199名学员。开办了党史、通史、写作、法学概论、当代文学、英语、哲学、采访学、编辑学、新闻学理论、新闻事业史等24门课程。聘请陈伯寿、刘目卿、曾广信、程凯华、石斌之等授课,学制三年。


1986年

十月

邵市发干【1986】104号文件对报社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成希长任邵阳日报社社长,免去其邵阳日报总编辑职务;陈伯寿任邵阳日报总编辑、副社长;刘目卿任邵阳日报副社长,免去其副总编辑职务;曾广信任邵阳日报副总编辑、副社长。至此报社开始实行社务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的新体制。

十一月

邵阳日报社第一栋宿舍楼落成,报社由市区大信街50号迁入城西樟树垅新址,暂占家属楼东头一单元西端5套住房作办公室。其余25套住房由报社职工陆续搬入居住。新办公大楼进入筹建阶段。


1987年

九月

1.在一版显要位置公开披露了几篇失实报道及其作者姓名,并配发了《新闻必须真实》的本报编辑部文章,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2.按照省市部署,本报第一次开展评聘职称的工作。成立了初级评委会,陈伯寿任评委会主任。这次评聘,共向省市职改办申报副高级(主任记者)职称2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25名。

3.本报记者卢学义、袁通杰骑自行车赴本市少数民族地区采访,历时58天,行程2000多公里,写稿60多篇,在报纸上开辟《少数民族地区行》和《在不通公路的地方》两个专栏,获得广泛好评。

十二月

本报第一栋办公楼竣工,编辑部从家属楼正式搬入办公楼办公。


1988年

一月

从1月1日起,本报改由新华印刷二厂承印。

十月

本社配套建设基本完成(包括配电房、传达室、厨房、澡堂)。至此初具办公、印报、住宿三位一体的模式。

十二月

本社副刊部主任邱刃作为全市文艺界唯一代表出席全国第五次文代会,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9年

一月

1月1日,《邵阳日报》正式由邵阳日报社印刷厂印刷。从此结束了本社没有自己印刷厂的历史。


1990年

三月

1.根据市委安排,邵阳日报社作为党员登记首批试点单位。3月7日,市委党员登记试点工作组正式进入报社。

2.社长成希长同志改任顾问,总编辑陈伯寿同志主持报社全面工作。


1991年

三月

3月23日,由本社党支部编辑的内部刊物《邵阳报人》第1期出版。

五月

1.本报刊发的消息《残疾人银柏元创办个体敬老院》一稿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

2.副刊作品首次参加全国副刊作品评奖。散文《小巷三趣》获二等奖。

九月

本社自筹资金为印刷厂购进一台胶印轮转机和一套激光照排设备,成为全省地市报中率先采用激光照排的报纸之一。


1992年

一月

《邵阳日报·星期天》正式出版。《邵阳日报》实现了周七刊。

八月

通讯《千里迢迢送养女》和《五彩缤纷粥世界》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

九月

报社第二栋宿舍楼竣工,35户职工乔迁新居。

十月

新华社社长穆青为本报题书报头。1993年1月1日启用。

十二月

1.12月8日,市委对报社领导班子进一步调整,刘目卿任社长,曾广信任总编辑。

2.全年报社广告首次突破100万元(毛收入)大关,广告信息部被评为全省“重信誉、守合同、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1993年

四月

报社为提高报纸质量特成立“报纸质量小组”,由副总编刘雄成任组长,并确定从4月10日至5月10日在全社开展“报纸质量月”竞赛活动。

六月

6月28日,本市“知我邵阳·爱我邵阳·兴我邵阳”有奖知识竞赛试题在本报刊登,向社会公布。加印报纸1.4万份,使这期《邵阳日报》发行6.4万份,为创刊以来之最。

十月

10月1日,本社在市区红旗路举办“报纸风采”展览,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十二月

本报广告全年毛收入突破200万元关口。


1994年

六月

本社被评为市级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