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成长(1995年——2004年)

1995年

一月

本报荣获湖南省首届一类报纸称号。

三月

1.本报荣获“首届湖南省明星广告媒介”荣誉称号。

2.经市直机关党委批准成立中共邵阳日报社总支委员会。


1996年

一月

本报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启用新华社社长穆青题写的新报头。

四月

成立邵阳日报发行部,为1997年自办发行奠定基础。

十月

1.肖祥海同志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出席了由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

2.本社被评为省、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1997年

一月

《邵阳日报》正式自办发行,发行量比上年增加1万余份。

四月

报社扩征地11亩。

六月

本社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率先实行聘任制这一新的用人机制,从大学毕业生中聘用5人上岗。

十月

罗础采写的《省委书记算账谈减负》和黄颂明采写的《邵东县精神文明建设“有形化”》获湖南新闻奖。


1998年

一月

《邵阳日报·晚报版》正式出版,深受读者欢迎。

三月

本社原总编辑曾广信任社长,原副总编辑刘雄成任总编辑。

七月

建成第三栋、第四栋职工宿舍楼。

十月

中国地市报群工研究会、优稿评审会在我市新宁举行,本社承办。本报六件作品获奖,获奖篇数和档次均居全国参评单位之首。


1999年

一月

刘雄成撰写的《快速反应收效好》论文入选《中国新闻年鉴》,本报第一次在中国新闻年鉴上介绍采编经验。

六月

对职工宿舍第一栋、第二栋共65套住房投资130多万元进行改造,新增居住面积1500平方米。

九月

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成瑜来邵阳日报社宣布市委8月26日下发的文件:曾广信社长退休,林道银同志任邵阳日报社社长。

十二月

本社被评为全省“十佳报社”。


2000年

一月

1.邵阳日报发行量达5.2万份,突破年平均订数5万份大关,全年平均达51380份。

四月

1.市委确定刘雄成总编辑任邵阳日报社法人代表。

2.4月30日,邵阳日报社机关被评为1999年度市级“青年文明号”。(邵团联发【2000】6号)

五月

《邵阳晚报》公开征集报头题字,在418件报头题字的来稿中,经读者推荐、专家评议,选定启用邵阳师专王琪题写的报头。

七月

7月1日,《邵阳晚报》正式创刊,为周五刊,四开八版。邵阳晚报的总编辑和社长分别由邵阳日报的总编辑和社长兼任。创刊庆典在二纺机厂礼堂举行。市领导罗月林、龚佳禾为《邵阳晚报》授牌;邵华泽、文选德、周玉清等领导题词祝贺。

十二月

本社在地市报以上优稿评比中获新闻作品奖121件次,在省以上用稿131篇,均创历史之最。


2001年

八月

8月1日,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邵阳晚报》由四开八版变更为四开十二版。

九月

9月28日-10月1日,《邵阳晚报》成功承办邵阳市第一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

十月

1.10月15日-10月17日,本社成功承办湖南省巡回汽车展销会(城南公园)。

十二月

1.12月19日,为实现报社可持续发展,本社新购土地25亩,每亩价13.64万元,使报社整体面积扩大近1.5倍.为报业发展奠定基础。

2.本社院内完成宽带网局域网络首期工程。

3.本社宿舍楼完成煤气安装工程。

4.本社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2002年

一月

1月1日,《邵阳晚报》全新改版,其编辑方针、目标读者、主攻区域、版面设置全面更新。实行采编分离。改版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

八月

8月26日,购消防水塘6亩(本社南面围墙边水塘),改善了报社大院生态环境。至此报社占地面积已达53亩。

九月

9月28日,《邵阳晚报》组建邵阳市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

一月

1月4日,《邵阳晚报》推出百版春节特刊,发行十万份,创湖南报业单期版面数量历史纪录,同时创邵阳日报社单期广告收入达57万元的历史纪录。

四月至六月

两报采编“非典”防治稿件600余篇。

十月至十二月

市党政考察团赴苏浙考察。本社敏锐把握中心工作“思想大解放、改革大突破、作风大改进、经济大发展”,开办专栏。策划推出“突围”特刊。


2004年

四月

邵阳晚报筹备成立邵阳市小记者协会,选举时任晚报常务副总编辑黄颂明任会长,进一步提高晚报社会影响。

七月

邵阳晚报社会新闻部主任邱少冰同志被评为湖南省“十佳记者”。

八月

从江苏无锡长城机器制造公司购回九色彩色印报机一台,从此本社有了彩色印报能力。

九月

由本社出版部彩印机承印的第一张《邵阳晚报》和《邵阳日报》,分别于9月8日和9月9日试印成功。

关闭